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永陵石刻乐队,是迄今所见唐五代音乐舞蹈资料中最全面系统和最直观真实的一种。 永陵棺床南、东、西3面刻有一组完整的宫廷乐队。其中舞伎2人,乐伎22人,演奏的乐器有20种23件。在我国同类文物中,乐舞场面最大,乐器种类最多,气势最为恢宏,表现出晚唐五代宫廷乐队的盛大规模及壮阔场景。 花样纷呈的唐代舞蹈大体可以分为软舞、健舞两类,永陵棺床石刻中的舞蹈为软舞。 唐代的乐队在演奏时,往往都...
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间又过去了两年。放眼望去,满山的麦子早已收割完,只留下整齐的麦茬。空气是冷飕飕,天空也是阴沉沉的。几天前的一场暴雨,让道路泥泞难行。 这里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所在地,因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掘,再次引起我们的关注。 新发现的陶窑址。记者 王瑟/摄 光明图片 当汽车翻过一道梁,考古发掘工地映入眼帘时,一个巨大的缺口呈现在...
半秒找一个字,十分钟刻一个字,这是匠人王超辉修炼40多年达到的速度 他刻的木活字比机器刻的还好看。 家谱,是一个与当代社会渐行渐远的名词。但在浙江温州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王氏家族第23代木活字印刷传人王超辉先生,仍然坚守着谱师制作家谱的工作。 在电子排版和铅字印刷的时代,王超辉和他的传人,用时间打磨手艺,亲手在书页中留下墨香。 王超辉在刻字 ...
今年57岁的甘肃民间艺人何文华,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瓷雕技艺盆景。图为何文华指导修剪盆景技艺。吴希会摄 寒冬时节,走进何文华的瓷雕盆景工作室,他正坐在一张方桌边,一手捏着一个小型打磨机,一手握住一个大红的细腰酒瓶,小心翼翼地打磨着手中的作品,时不时地用嘴吹一吹打磨下来的粉尘。 何文华的身旁,是七八排高低架,上面摆放着三四百件美观精致的瓷雕盆景作品,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瓷...
柏林当地时间12月10日晚上7点,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浙江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承办的“中国非遗·铜雕艺术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展览展出了铜雕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创作的16件(组)作品。 中国驻德国使馆公使衔参赞张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外事处副处长杨惠、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传承人朱炳仁、策展人安特卫...
消费者在工匠大师的指导下,现场体验了盘扣的制作全过程。陈静摄 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闹市区的陕西北路老字号专业街上,集聚着一批曾经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时尚品牌。如今,“海派文化”和“非遗技艺”是这些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正逢“双12”,知名的“老字号”纷纷打出“体验牌”:店堂里,大师现场展示“绝活儿”、“秀出”非遗制作手艺、国服与时尚潮流的混搭秀、带着消费者品鉴服装……“双12”定制节上...
12月11日,国家文物局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虎鎣”入藏仪式在北京举行,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圆明园青铜“虎鎣”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为青铜“虎鎣”揭幕。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介绍了此次青铜“虎鎣”的回归历程以及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为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所开展的工作。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出席仪式并致辞。 刘玉珠指出,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文物局...
一阕晚唐的盛世欢歌,一代君王的起伏潮落。 走进位于成都永陵博物馆的前蜀高祖王建的陵墓,看着棺床束腰部所雕刻的“二十四伎乐”,其定格了千年前晚唐宫廷乐舞的繁荣景象,也在无意中缩影了当时成都音乐文化的发达与昌盛。 今年是成都永陵落成1100周年暨考古发掘75周年,不仅有“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在成都盛大开幕,更有“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展览,用20余件仿唐乐器及...
记者从河北峰峰矿区获悉,磁州窑艺术馆工作人员在整理馆藏时发现一方金代童子捶丸豆形瓷枕。峰峰矿区文保所所长张林堂介绍, 这方瓷枕上的“童子捶丸图”是一幅反映金代捶丸运动的真实写生,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更为佐证中国古代捶丸运动与高尔夫运动“源”与“流”关系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这方豆形枕长23.5厘米,宽20厘米,高9.5厘米,胎质浅灰,釉色乳白,正面为童子捶丸图,侧立面饰以卷草纹,底部有“...
12月12日,敦煌研究院推出限量版“守护敦煌”年礼。图为镂空树叶、守护卡、书签、春联、福字、月历、年画等精美礼品。 特种纸再现敦煌岩彩,集美容与情怀于一身的敦煌定制春联,印金敦煌飞天伴“福”左右……敦煌研究院12日推出2000份限量“守护敦煌”年礼。包括镂空树叶、守护卡、书签、春联、福字、月历、年画等精美礼品,将为公众献上独具敦煌气质的新年美好祝福。 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全面提升博物馆的质量,除了管理制度上的健全、博物馆各项功能的有效运转外,还应把博物馆建设成为社会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阵地和走入公众心中的文化中心。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民族自信心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以及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落实,博物馆...
昨日,“将军书画忆总理”书画展在周恩来祖居开展,16位将军笔寄真情,缅怀一代伟人周恩来。此次书画展共展出将军们创作的45幅书画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9日。据悉,这是我市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透过盒子,我们发现唐代仕女在翩翩起舞 你见过画卷中的娇艳女子走出画来,翩翩起舞吗?你见过静止的兵马俑变成真人,生龙活虎吗?这些并不是不可能,你可以在一个神秘的“盒子”里看到这些神奇的景象。 最近,这个盒子出现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农医分馆的大厅中。它其实是一个长达2.3米的大型观看设备,是一个叠加型虚拟幻影成像装置,人们可以通过亚克力板层层叠叠的透视与叠加效果,看到兵马俑、唐代周昉...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最新成果——《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部分卷册12日在京首发。首发式上,浙江大学和省文物局向国家图书馆捐赠了这批最新成果。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由浙大和省文物局主持开展,自2005年启动至今已历时13年。这一出版工程从最早的“两岸故宫宋画”扩大为《宋画全集》,再拓展延伸到如今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
上林湖越窑遗址(荷花芯、后司岙窑址)抢救性保护与研究项目是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和申遗工程以及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于今年11月底正式启动,目前正顺利推进中。 荷花芯、后司岙两处窑址自考古发掘以来,受遗址材料自身的组成、环境气候因素和生物作用影响,窑址风化严重,出现了植被破坏、裂隙发育、表面风化、构件缺损等多种病害,遗址本体多处开裂、坍塌,威胁窑址的安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